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地理现代自然学之父是谁_现代自然地理学是什么课程类别_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是《现代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十余年教学改革和实践成果的总结,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旗舰课程。 《自然地理学》核心教材为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本书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为主线。 它解释了地球表面环境的组成、结构、运动和特征,分析了地球表面环境的空间分异机制以及地貌的发育和发展。 自然灾害的成因,介绍地球表面环境评估、规划、管理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

◇ 作者简介

王健,男,1962年8月出生,山东省昌邑市人。 博士地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1979年秋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 1983年、1986年、1989年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3月调入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 历任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地理系副主任、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校长助理。 1998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2003年起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2012年7月起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地理现代自然学之父是谁_现代自然地理学_现代自然地理学是什么课程类别/

从事自然地理学、第四纪环境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曾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908专项及石油部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并参与在《Palaeo-, Palaeo-, Palaeo-》、《地貌学》、《中国》、《Science》、《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科学院三等奖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997年、2001年)和教育部提名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曾担任《Palaeo》等国际知名杂志审稿人。 -、Palaeo-、Palaeo-》、《地貌学》、《第四纪研究》等,并担任《东亚第三纪/第四纪通讯》区域编辑。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一五-”年计划》规划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2004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和江苏省名校称号老师(2006)。 曾获首届国家青年地理科技奖(十佳青年地理学家,1992年)、教育部青年教师奖(2001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年)。 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第一届、第二届)、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应邀赴日本讲学,赴法国、美国进行联合研究,并赴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访问交流。

兼任教育部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自然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海岸与海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副主任。 留学生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高等教育研究会留学生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国际交流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大学地貌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湖北省李四光研究会会长。

主持国际合作项目、973项目专题、908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在《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地貌学》、 《科学中国》、《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刊物。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曾担任《第四纪研究》、《Palaeo-》、《地貌学》等国际知名杂志审稿人,并担任《东亚第三纪/第四纪通讯》区域编辑。 21世纪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主编,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主持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 曾获首届国家青少年地理科学技术奖(199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997年、2001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国家教育振兴计划青年地理科技奖教育部名师奖(2001年)、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奖(2002年)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 应邀赴日本讲学,赴法国开展科研合作,并赴美国、德国等国访问交流。

研究方向: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表层过程与机制。

特别说明:作者简介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相关资料。 如果原作者或出版商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为您处理!

◇ 指定机构

◇ 配套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