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的演变过程分析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概括和概括地理事物的发生(形成)、发展或变化过程的能力。 它是在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以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解决地理问题。 奠定基础。 在具体考察上,多以地形图、自然景观图等为载体,考察对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描述; 以统计图表、等高线图、流程图等为载体,考察对地理事物变化过程的解释。 试题难度为中等,题型一般包括“××事物形成的顺序是”、“说明××地区××事物的变化过程”、“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 ×事物从××状态演化到××状态”等。 这类试题加分的关键是讲解过程有序、准确、全面。
对自然地理事物演化过程的描述和解释
1. 处理地理过程解释问题的策略
科学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需要结合此类试题的特点,分段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发生发展的源头(突破口),从源头入手,并根据细分逐步回答。 根据要点回答。 这样既可以避免答题时混乱,又可以避免因遗漏要点而丢分。 分析的逻辑思路:探源→知发展→明白结果。
2 地理过程问题的阶段节点分析方法
抓住地理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节点,根据当前地理特征,用演绎思维推演地理现象的过去和未来。 阶段注重趋势,体现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环节注重变化,体现过程的阶段性。 喜欢:
(1)渭河平原的形成。
第一阶段是地壳的持续沉降,其环节是地堑的形成。
第二阶段是渭河及其支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其环节是平原的形成。
(2)次生盐碱化的形成。
第一阶段是漫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盐类物质上升,露出地表。
第二阶段是由于该地区蒸发强烈,地表水蒸发快,留下盐分,形成盐碱化。
三、回答地理过程试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1)时效性:回答过程必须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顺序。 例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 注意该过程的暂时性。
(2)因果关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不仅具有时间顺序,而且一般具有明确的因果联系。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因果关系,保证回答过程的逻辑性。
(3)完整性:过程分析类非选择题一般按点计分,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能用地理语言描述地理过程。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 完整表达,不遗漏过程。 例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是a→b→c→d。 不要跳,写成a→c→d。
(4)细化:回答问题的过程必须细化。 既然是流程,那么每个环节都要一一写下来。 避免用一句话总结每个链接。 但你不能没完没了地讲,写几千字,或者把简答题写成短文。
典型案例分析(2021·河北卷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北延安至榆林之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 图2是沟底至山顶区域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图。 长期的坡地耕作破坏了生态平衡。 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面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地林地土壤也呈现出明显的干燥趋势。 对林木正常生长存在潜在威胁。
(1)根据图2分析该区域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解释本区斜坡林地土壤干燥过程。
(3)提出区域内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分析:问题(1),读图可知,该地区谷底为落叶阔叶林,坡地为疏林草地,顶部为灌丛草地。 该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差异造成的。 谷底海拔低,蒸发量小,土层厚,水热较丰富,适宜落叶阔叶林生长; 坡地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森林减少,草地增多; 山顶水热不足,分布着耐寒、耐旱的灌木以及草本植被。 问题(2):坡耕地退耕还林后,一方面植被吸收消耗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另一方面植被吸收消耗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 另一方面,坡地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低,土壤水分减少,加剧土壤干旱。 改变。 问题(3):植被合理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不同地形地区水热条件的差异,种植不同的植被。
答:(1)该地地处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水热变化大。 谷底蒸发量小,土壤含水量高,土壤肥沃。 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斜坡很陡。 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稀疏森林和草原为主; 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灌木和草本植被为主。
(2)退耕还林还草增加了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森林吸收大量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资源短缺; 坡地含水量减少,林地变得稀疏,地面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加剧蒸发,使土壤干燥,破坏森林。 退化,保水能力降低,土壤干燥加剧。
(3)植被合理配置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水土资源分布的差异,谷底水土资源丰富,以林地为主; 山坡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应以抗旱草本植物为主; 山顶水资源 热力条件较差时,应重点发展耐寒、抗旱的草本植物和灌木。
强调:
此类问题一般为 6 分,可分 3 步回答:
(1)这个事物或特性是如何形成的(2分)。
(2)这一时期发生了什么、发展了什么(2分)。
(3)这个结果最终是如何发生的(2分)。
2.用地理学原理解释自然地理过程
1.用地理学原理解释自然地理过程题的答题思路
(1)确定区域位置。
(2)调用相关原理。
(3)按照时间维度或因果关系,用地理语言描述过程。
2、用整体性原理解释自然事物的形成过程
运用整体性原则和因子分析方法,理清地理要素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建立地理因果的逻辑链条。 例如,三角洲的形成:当一条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流入海洋时,河口水下坡度平缓。 再加上海水的支撑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 ,形成一个三角洲。 因此,三角洲的形成依赖于河流泥沙的积累,这与泥沙来源和泥沙沉积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3. 常见的自然地理过程
(1)大气加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向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和对地面的隔热作用。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匀引起的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等。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以及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过程。 – 纬度环流圈。
(4)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水、干旱、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火成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波浪、流水、冰川等外力对地表形态及由此产生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地)的影响过程。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 地面上有数以千计的沟壑、河流等)。
(7)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海间大环流、海洋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春季洪水、夏季洪水、河流寒流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流等表层洋流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过程海洋渔业状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过程等
(九)主要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洋中脊、海脊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十)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过程。
典型案例分析(2022·山东青岛一墨)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0月,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森林火灾,持续四个多月。 “火焰龙卷风”在火灾地区很常见。 气流环绕着火焰,如同火龙一般向前旋转。 下图为2020年1月某日澳大利亚重火区及海平面压力分布。
(1)分析图中对应时间天气条件对重火区森林火灾的影响。
(2)从热力循环的角度解释“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分析:问题(1),气象条件对森林火灾一般有两个影响。 降水可扑灭火灾; 降水量少或风大会助长火灾。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当天的严重火灾区域位于低压槽内。 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当时是南半球低压槽,可能形成暖锋。 暖锋天气系统易带来降水,有利于减弱多雨地区火势; 结合等压线和大气运动可以看出,南半球低压系统南部以东风和南风为主。 严重火灾地区的火灾强度可能会增加。 风助火,火势将继续向西、向北蔓延。 问题(2):“火龙卷风”是气旋。 火灾会造成局部高温,引起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并在靠近地面的地方形成强大的低压中心。 在水平方向上,气流从周围迅速汇聚到低压中心。 受地转偏转力影响,南半球水平气流顺时针旋转,中央气流上升。 气流运动过程中,地面上形成的火焰环绕旋转向上,形成“火焰龙卷风”。
答:(1)火势严重的地区可以由战线控制。 暖锋经过时可能会出现降水,雨水有助于减弱火势。 火势严重地区受东风和南风影响,火势可能加大并向西部和北部蔓延。
(2)火灾造成的局部高温导致大气迅速上升,在地面附近形成强烈的低压中心。 水平气流迅速从周围汇聚到低压中心,并因地转偏转力而旋转(顺时针),运动过程中夹带的气流点燃火焰,形成“火焰龙卷风”。
强调:
这类试题一般得分较高,一般为6分,可分两步作答:
(1) 摆原理:陈述原理中与问题最相关的部分。 (2分钟)
(2) 一套原则:①来源、原因; (2分) ②过程、结果。 (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