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中英语-题干串联主要思想、五大模式、八个考点、十种题型、十大答题技巧。

(附:高中复习阶段的阅读理解学习思考)

如何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是我一直关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一开始就看这篇文章。 但也不排除先读词干再读文章寻找答案的可能。 事实上,很多学生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今天我想详细讲解一下如何通过看题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最后附上阅读策略的说明。

2.标题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归根结底,题干的设计就是题型的设计。 问题有很多,比如作者的态度、原因和结果、方法等,但基本上都集中在文章或段落的中心。 比如,如果这一段讲的是电子垃圾的坏处,那么问题应该或多或少与此相关,不能偏离太远。

另外,高考题基本都是按照段落顺序排列的,一段落对应一题。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把问题主干中的关键词连接起来,这样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差不多能够出现了,因为里面有逻辑关系。 考生还可以浏览选项中重叠的关键词,这也很有帮助,本文不会介绍。

当然,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相当无语了:以下哪个是对还是错? 庆幸的是,近五年来,江苏高考没有出现真题或假题。 它们几乎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这也给我们模拟测试编写者一个提示。

3. 分步实战指导(如何衔接往年考题的主要思想)

A部分

56. 为什么布杂艺术风格吸引美国企业家?

57. SieMatic BeauxArts有什么独特之处?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是:BeauxArts的魅力和特色。

B部分

58.根据本文,“机会成本”的概念适用于________。

59. 第 3 段中的“剩余……时间”可能指的是时间________。

60. 有哪些机会?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机会成本”的概念,以及衍生的“放弃的机会”的概念。 (本文为概念解释文章)

C部分

61. 第 2 段中的“决斗”例子证明愤怒的表达________。

62.生气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

63. 以下哪项是典型的冒犯性愤怒?

64.最后一段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串联的主要思想:愤怒的表达形式(用对决的例子来说明)、愤怒在大脑中的变化(会有一堆科学术语)、愤怒的典型行为特征。

D部分

65. 为什么 1990 年 6 月 6 日对妈妈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66. 妈妈对她被送走有何感想?

67. 第 5 段中的“我脱颖而出”是什么意思?

68. 从妈妈的盎格鲁家庭生活中可以推断出什么?

69. 为什么妈妈给女儿起名叫“少明”?

70.“你的过去比我的更完整”,妈妈的意思是________。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妈咪的一天很特别,妈咪被遗弃的记忆,妈咪的英国家庭,妈咪给女儿命名并将自己的过去与女儿的过去进行比较。

A部分

56. 根据该守则,访客应采取___________行动。

57. 建议您在新西兰旅行时做什么?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游客去新西兰旅游应该注意哪些规则(守则)以及最好做的事情是什么。

B部分

58. 通过提及瑞士的研究,作者想告诉我们________。

59. 废物处理的责任应扩大___________。

60.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瑞士的一项研究说明了电子垃圾的哪些情况,以及谁负责处理电子垃圾? (文章主要讲电子垃圾及其处理)

C部分

61. 人们做志愿者主要是出于________。

62. 我们可以从佛罗里达研究中学到什么?

63. 什么最有可能激励志愿者继续工作?

64.这篇文章最好的标题是什么?

串联的主要思想:人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佛罗里达州的研究证明了哪些志愿者活动? 如何让人们的志愿活动持续进行? (文章主要讲志愿服务的原因以及如何继续)

D部分

65. 第2段中划线的“暴政”指什么?

66. 相信自由的人________。

67.雅典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68.“可能只有一个结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5段是什么意思?

69.作者为什么提到亚里士多德和麦迪逊?

70.作者对自由的理解是什么?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谁相信自由? 作者有何感想? (涉及对自由概念的理解)雅典自由的变化(雅典的自由怎么样?)亚里士多德和麦迪逊阐述了自由的哪些方面? (论据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A部分

56.电子学习课程与其他 TDSB 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57. 在完成电子学习课程之前,学生需要做什么?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E-Learning课程与其他TDSB课程的区别(即在线学习的特点),学生需要做什么。

B部分

58.我们可以从黑猩猩实验中学到什么?

59. 迈克尔·托马塞洛 (Michael Tomasello) 对年幼的孩子进行的测试表明他们____。

60. 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____的。

串联的主要思想:黑猩猩和幼儿的对比实验表明了什么?

C部分

61. 从厄尔尼诺现象第1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62. 厄尔尼诺现象会给受影响国家带来什么?

63. ODI 第 4 段提供的数据表明___________

6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连接主要思想:厄尔尼诺的概念及其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并用ODI数据来论证什么。

D部分

65. 为什么斯蒂芬·弗朗西斯决定执教雪莉·安?

66. 在 2008 年奥运会之前,短跑界对雪莉·安有何看法?

67. 是什么让马克西姆德西德在赛道上训练她的女儿?

68. 从第 5 段中划线的 Shelly-Ann 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

69. 通过提及穆罕默德·阿里的话,作者想告诉我们这一点。

70. 这篇文章的最佳标题是什么?

该系列的主要思想:雪莉-安接受教练的训练并参加了2008年奥运会。 此前外界对她的看法如何? 为什么雪莉安的母亲希望雪莉安成为一名运动员? 文章引用穆罕默德·阿里的话来支持雪莉-安的例子。 什么。

4. 阅读策略

1. 解题步骤

①读题抓住重点——理解中心、理清问题→寻找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突出阅读框架要点——进一步把握全文大意

③ 定位原文并选择答案——找到具体题点(八个常见考点)

④原则与技巧要牢记——答题技巧要牢记

2. 阅读理解的五种常见写作模式(不是唯一的五种)

①现象解释型——解释自然或社会现象

②问题解决型——分析问题、应对问题

③观点论证类型——对作者观点的论证

④新旧观点对比——比较某件事的过去和现在,以突出现在的对错

⑤实验类型——掌握实验的目的和结论

三、阅读理解的八个常见考点

① 强烈的转折对比:but/however/yet/unlike…

②段落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考试中最重要/必须重点关注的

③计数名次:第一/第二/第三; 最初/此外…

④例子和隐喻:as/such as/for example/for example…

⑤ 引用人们的判断:引用名人的判断或重要发现等。

⑥复杂句的频繁测试:复杂句常常是疑问句出现的地方,如同位语、感叹词、定语……

⑦经常检验的因果句:because/as/therefore/consequence/originate from…

⑧特殊标点符号:破折号、括号、冒号、引号……

4.常见阅读理解题的解答原则

① 主题题(中心思想、写作目的、标题):遵循“三出现原则”,即必须出现中心词或中心词的同义词; 细节的出现并不是答案; 不相关选项的出现更不是答案。

②因果关系详细题:找出表达因果或条件的词语——区分谁是因、谁是果; 谁是条件,谁是结果; 如果存在多种因果关系,请确定所询问的是哪一种。

③比较详细题:遵循语言形式或意义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通常采用比较形式,且意义必须一致)。

④实验详细问题:通常与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有关(实验是为了获得结果)。

⑤选择对错题:通常要求选择错误或正确的项目。 这四个选项通常分布在全文的不同位置; 每个选项的定位应根据八个常见问题和问题编号的顺序。

⑥ 列出问题:如果文中列出了多条信息,一定要注意选项与原文细节的对应关系是否已经准确改写。

⑦例题: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询问例子本身(细节问题),另一种是询问例子在文中的作用。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是哪一种情况。

⑧推理题:避免过度推理、无中生有; 正确答案一般是对原文的总结或反驳。

⑨词语定义问题: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回答问题。

⑩观点和态度问题:重点理解段落首句和末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阅读理解和答题常用技巧

① 通常选择相反选项之一,同时排除具有相同含义的选项;

②如果问题准确定位在第二段,则与其他段落准确对应的选项无论多么准确也不会是正确的;

③ 与常识和人们潜意识非常相符的选项,如果原文没有正面回应或提及,则不是答案;

④ 如果选项与文中某处信息密切对应,但谓语动词已被替换,则不是答案;

⑤文章中不同句子的拼凑绝对不是答案;

⑥极端选项通常不是答案,除非文本中有明显的对应词;

⑦过于笼统、仅与文章相关的选项通常不是答案。 同样,文章中的细节通常也不是答案;

⑧根据文本中某处信息推论得出的几种可能情况的相关选项通常不是答案;

⑨ 定位信息时,要特别注意形容词、副词、情态助词和动词;

⑩在审查细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提问者的角度:你是在问细节本身,还是在问细节在文本中的作用(例子、数据、名言等)。

温馨的提示:

①想要提高答题速度,必须注重定位技巧的运用;

②看清楚问题是问作者的观点还是人的观点(很重要);

③看清楚问题的内容,是否有特定的主题、时间、地点。

附:高中生复习阶段阅读理解学习思维

题词:

“即使我们在回答问题,我们仍然要问:我们想通过回答问题来培养哪些阅读技能?

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阅读和思考的锻炼; 词汇的积累; 以及话题的输出和表达。 ”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你是否同意高中生应该每天做一些阅读理解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您可以继续阅读。 (因为少数学生在高三之前已经具备了数百万单词的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如何解决? 首先应该是选择一个主题。 但选题也很有讲究。

首先,人们普遍认为阅读理解题目应该以一个题目为基础。

以前的课程标准有24个专题,现在新课程标准有3个专题领域、9个专题组、33个子专题。 这比上一个更科学,但也有点哲学。 比如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基本涵盖了天地。 你觉得天人合一吗?

看下面的图片:

2018高考地理题_高考十大奇葩变态地理题_高考文综奇葩题/

高考文综奇葩题_2018高考地理题_高考十大奇葩变态地理题/

高考十大奇葩变态地理题_2018高考地理题_高考文综奇葩题/

其次,阅读理解最好的来源就是高考真题。

一般来说,选材的来源有四种:教材、高考题、模拟题或原版阅读教具、报刊杂志等。很难说哪一种最好,应该说各有各的。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材的优点是对教材比较熟悉,教材的优点是词汇重复率高,缺点是文章不够地道,阅读难度与教材相差较大。高考; 高考真题的优点就是命题最科学,保证你的解题思维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而且文章的主题多样。 最重要的是词汇量不会超出大纲。 缺点是学生往往只专注于回答问题; 模拟题或者原创阅读教具一般都比高考难(可能在江苏)。 文章比较新,缺点是命题的科学性是个大问题,因为能真正掌握高考命题思维的人太少了,所以最科学的题都会让人觉得与高考不同; 报纸杂志,如果选择21世纪新闻,不行。问题和话题新,学生感兴趣。 缺点是命题质量跟不上高考节奏。 至于国外期刊,则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能供学生阅读。

我更喜欢结合各种来源的优点。 我可以用真正的高考题作为来源。 毕竟真正的高考题都是摘自国外刊物的。 我把真正的高考题按照课程主题进行分类,按照难度分层。 每个主题都从报纸、期刊中选择相同的主题来辅助阅读。

第三,阅读理解不能纯粹用来回答问题。 它还需要用于多种目的。

如果你读完一道真正的高考题,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并且明白了错误的原因,那么。 。 。 之后就没有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

即使我们在回答问题,我们仍然要问:我们想通过回答问题来培养哪些阅读技能?

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阅读和思考的锻炼; 词汇的积累; 以及话题的输出和表达。

虽然很多专家认为做试题并不能从本质上提高英语质量,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 然而,考虑到现实中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手头上仅有的英语阅读材料就是各种教具。 所以,这里我只能谈谈如何充分利用它们。

先问:怎样才能快速掌握这篇文章的主旨?

再问:这篇文章的措辞有什么特点?

最后问:最新的媒体有关于这个话题的新内容吗? 我可以对此发表评论吗?

我认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就足够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 对于教师还需要做什么,我还有四个问题:

有关该主题的文章的篇章结构规则是什么?

我是否整理了问题来巩固文章中的关键词?

国外期刊上类似主题的文章是否经过处理?

学生的书面输出是否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