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专访的嘉宾是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志峰。 兼任广东省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羊城学者”学术带头人、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IALE-China)会员。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中国遥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地理学会候任主席,广东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并入选进入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排行榜前2%。 吴志峰院长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城市生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为地理学、遥感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吴志峰院长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牵头开展了许多各级重大科研项目。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9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10项。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高分对地观测重大项目1项、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01
学生的追求
向往、爱和机会
1988年,吴志峰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1992年,吴志峰考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师从吴征教授攻读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所。 在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彭申院士,并于2002年获得地图学与GIS专业博士学位。历经十余年、辗转各地,吴志峰的求学之路始于个人兴趣与探索。不懈的追求,他自己总结为“巧合”。 吴志峰回忆说,他的中学校长是一位地理老师,他非常喜欢地理课上的地图。 “当时,每个人都发了一本小地图集,地图集中的每个地名我都能记住。” 高考阶段,成绩优异的吴志峰遇到了保送湖南师范大学的机会。 由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吴志峰果断获得了候选人面试资格。 吴志峰补充道,在备考阶段,他其实面临着专业的选择,其中包括化学、数学、地理等科目。 但出于对地图的热爱和对户外运动的兴趣,吴志峰选择了地理,并最终被推荐到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
199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通过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吴志峰是后排左数第一个
1995年,吴志峰从华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准备考博士。 当时,吴志峰给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信息室工作的彭先生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愿望。 让吴志峰当时惊讶的是,这封勇敢的信很快就收到了树鹏先生的亲自回复。 他继续学业的勇气和热情。 遗憾的是,吴志峰因为准备不充分而选择了到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工作。 1997年,吴志峰终于得到了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他立即申请了陈鹏老师的博士生奖学金。 吴志峰回忆,当时他陪一位同学参加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没想到,他是“陪考”,顺利通过了考试,而那位同学要到第二年才能考上。 2020年初春,在叔彭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吴志峰以《言传身教——回忆彭先生的两三件事》的文章,回忆了叔彭先生的教诲、理解和支持。 ”。 这段珍贵的书信往来就到了。
2001年10月,吴志峰在博士论文答辩时与导师彭鹏院士、周成虎研究员合影。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地图学和GIS专业时,他的博士“吉”方向没有相应的背景,所以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并不深入。 吴志峰表示,自己决定报考是出于“学习的愿望,以及到国家该领域最高学府学习的愿望”。 吴志峰回忆,在考博士时,由于自己没有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也不是来自顶尖名牌大学,所以感觉自己被录取的希望不大。 入学后,吴志峰发现,很多地图学、地理信息专业的大四学生,原本就有地貌学、自然地理学背景。 这些具有地貌学、自然地理学背景的GIS学者实际上是我国早期的GIS学者。 两所学校之一——地理学校。 同时,吴志峰还发现,由于彭老师表示“强调地理学‘两个领域’——学科领域和不同地域的综合交叉”,与他同批次录取的学生时间也有不同的地理和学科背景。
彭先生的“‘两个领域’全面交叉”的理念也延伸到了吴志峰后来的作品中。 当被问及学历对自己的工作有多大帮助时,吴志峰提到了综合背景对于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吴志峰解释说,现在的测绘、GIS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手段、或者针对某个细分领域的应用,转变为需要多学科融合来解决的问题。 我拥有从基础地理科学到自然地理学,再到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完整的教育背景,这对于我在工作中处理涉及自然、人文、城市、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等问题非常重要。 很有帮助。 在专业培训中,吴志峰将其概括为“+”的概念,比如“测绘+”、“GIS+”或者“遥感+”,即除了掌握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外,还要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 ,还需要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如林业、农业、海洋、地质矿产)或特定细分领域(如极地遥感、陆地生态遥感、或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等)。 ),使技术方法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区域中,得到实际应用,否则“很多问题只能停留在表面”,“测绘、GIS、遥感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技术手段”。渊博的知识”。
02
科学家进行时态
主题、平台和建设
2022年8月30日,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与示范”重点专项项目“城市多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城市多源(要素)多模态数据精准获取与高精度融合”项目组召开的绩效评估会上,吴志峰主持的项目“城市多源(要素)多模态数据精准获取与高精度融合”顺利通过绩效评估。 吴志峰向我们介绍,当前城市国土空间的数据环境丰富多样。 有来自规划、土地甚至物联网的各种数据。 这些数据的标准、格式和粒度都有很大不同。 该项目的目标是建立自适应相关多源(元)时空数据的智能处理和高精度融合技术,在多计划融合之前消除各个计划之间的数据差异,实现多计划冲突检测和融合。协同管理,更好服务国土空间统一规划。 目前,课题已完成各项既定研究目标和要求,开发的“多方案数据协同管理平台”成功解决了多方案业务的纵向传输和横向连接问题。
回顾这个项目,吴志峰直言“其实很难”。 一方面,该团队过去像国家基金那样承担了更多的基础研究。 主要目标是发表论文和解决理论问题。 该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应该以应用示范为导向,所以“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并与实际场景对接,其实还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整个项目的管理也变得更加困难。 无论是项目之间的协调、各个主题的横向衔接、子项目的纵向管理,还是与应用部门和实际应用场景的衔接,整个团队都要保持密切的联系。 介绍到这里,吴志峰自豪地说道:“现在绩效考核已经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新的重大项目也在酝酿之中。 2022年9月,由广州大学牵头、吴志峰主持的重大项目“基于高分遥感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获批立项。 关于该项目的背景,吴志峰首先提到了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辨率专项”)。 大量从中高分辨率到低分辨率的数据下来后,如何推广这些数据的应用,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和生产建设,是一个大问题。”面对当前较低的数据利用率,项目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分辨率数据应用,依托国家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平台,构建城市群精细化管理体系,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高分应用子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功能,积极发展大湾区数字政府治理业务应用。
吴志峰表示,他也非常期待项目的预期成果。 目前,他主要对项目成果和产品应用进行三个方面的展望,包括国土测绘部门在自然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生态环境部门在自然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环境领域。 监测应用,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在碳排放、碳中和等领域的应用。无论是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处理和融合技术开发,还是自然资源监测的数据平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贯穿吴志峰科研任务的主线。 对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如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吴志峰认为,两个方面最为关键。 一是抓底线,摸清家庭背景。 “山水、森林、田野、湖泊、草地,这些生命群落的基本状况是什么,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不清楚,就会缺乏统一的把握。” 而由于遥感、地理信息以及各种先进的测绘手段,吴志峰认为,我们已经越来越能够全天候、全时、全方位地掌握地表、地下、大气的自然状况。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支撑。 二是做好生态资产核算。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保护,更需要建设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没有生态资产核算,就无法平衡生产和各地区的利益。” 吴志峰认为,生态资产的核算取决于水文、蒸发、叶面积指数等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的获取、监测和核算仍然依赖于遥感、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 “你不能像传统那样在这里设立一个实地观测站,在那里进行调查,最后派出考察队去获取数据。你怎么能知道中国有多大、变化有多快呢?”
03
院长的挑战
转型、人才与定位
2011年6月,吴志峰担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所长的任期即将结束。 在科研院所经历了16年后,面临“转型”的吴志峰想起了自己在师范学院读书时的教育梦想。 “科研论文可能三五年、十年之后就基本上被别人遗忘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领域培养一批学生,或者在一个行业推广应用,我觉得这样的工作会更有意义。” 怀着这样的理想,吴志峰接受了广州大学伸出的橄榄枝。 2011年7月,吴志峰就任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后更名为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以下简称地理学院)院长,成为建院以来的第二任院长学校的。
2011年11月,四川,贡嘎山山地生态系统实地考察
从科研院所到大学院系,吴志峰坦言,两者工作有很大区别。 吴志峰表示,科研院所的目标比较具体,只专注于特殊的科研任务。 在高校,吴志峰觉得工作变得更加全面,需要兼顾“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一系列任务。 其中,吴志峰认为,要坚持教书育人第一。 “甚至可能要放弃一些科研项目,必须把教学和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 同时,吴志峰指出,教书育人的任务对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你没有科研创新,你教的所有东西可能只是照本宣科,或者固守原来的传统。只有把你的科研融入到教学中去,不断地将创新融入到你的教学中,你才能讲好这门课。” ,紧跟时代步伐,培养适应社会时代需要的人才。” 秉承这一教育和管理理念,吴志峰在广州大学地理学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2年,广州大学地理学在“中国优秀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1名。 与2018年的第22位相比,排名大幅跃升。 学院各专业建设也令人瞩目。 “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地理科学”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已通过师资培养专业二级认证,学院新增本科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已列入学校招生金牌专业。
对于学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吴志峰认为,这得益于广州市对广州大学的重视和投入。 与此同时,学院自身也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吴志峰介绍,广东省于2016年前后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广州大学以此为契机推动“区域水环境安全与水生态保护学科群”和“地理空间信息与智慧生态环境交叉创新”在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中,参与的地理学院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拓展学科建设的更深层次内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专业”。 在学院的顺利发展中,吴志峰首先抓住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机遇。 对于刚接手时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吴志峰回忆道:“原院长陈剑飞教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当时学院的师资队伍规模比较小,可能人员较少。”教师50余人,专任教师不足40人。”面对这种情况,吴志峰大力推进地理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建立了从海外博士、知名教授到地理学院的引进梯队。同时,根据学科结构,建立了各专业方向的人才队伍,均衡布局,着力打造学院特色和优势队伍。他将自己的观点提炼为一句口号——“人才是第一要务,但没有人是救世主。”吴志峰表示,引进的人才必须能够与学院学科形成学术和教学共同体,“大家要走到一起” ”。 同时,人才引进后还要不断培养。
目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职工总数已达10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2人,讲师22人,其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各1人。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国家重大人才。 2人,国家级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2人,省杰出青年3人,省教学名师2人,“珠江学者”2人,已逐步建成了梯队清晰,布局均衡,人才队伍特色鲜明。 最后,在谈到广州大学地理学院的学科定位和优势时,吴志峰总结为两点。 一是突出城市特色和华南特色的定位。 吴志峰表示,广州大学是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地理学院作为地方院校,既要整体发展,又要发展特色。 地理学院大部分面向大湾区。 应关注大湾区高强度的城镇化和当前的信息革命。 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基础不断巩固,形成双方齐飞的局面。 二是牵头布局遥感学科。 2020年11月17日,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正式更名为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成为华南地区第一所以“遥感”命名的大学学院。 吴志峰解释说,学院更名是瞄准遥感即将成为一级学科的契机,希望实现早期布局。 “遥感科学与技术”将于2022年9月正式成为跨门类一级学科,体现了社会对遥感人才的需求。 面向遥感科学,同时做好遥感相关数据基础能力建设,打造理工结合的遥感专业,同时也在错位中发展与其他测绘部门合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021年3月,光大地理学院获批增设“遥感科学与技术”工科本科专业。 已完成两期招生,受到考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04
老师的梦想
科普、培训与应用
2019年5月13日,吴志峰在增城中学礼堂为千余名师生作了新时代地理学发展专题讲座《我们生活在地理学家的时代》。 目标是积极与中学基础地理教育对接,吸引更多优质学生就读大学地理、测绘、遥感等学科。 此前,2017年,吴志峰还为学院本科新生推出了首门课程《跨越地平线的渴望》。 课件一经在公众号发布,立即受到广泛传播和好评。 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评论条数超过200条。 此后,吴志峰每年都会推出类似《借我一双智慧的眼睛》、《文化与理性的知识》之类的讲座……这些富有诗意、通俗易懂的学科介绍,针对的是中学生的入门需求。学校师生和大学新生的认可,也体现了吴志峰对地理教学的特别重视和匠心精神。
至于为何如此重视中学地理教学,吴志峰表示,第一个原因是广州大学的前身包括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师范大学等院校,而他毕业于师范大学。学校攻读本科学位。 他希望能够延续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特色。 其次,因为与中学地理老师的交流,我认识到了后备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性。 吴志峰说,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地理、测绘、遥感等专业。 是的,地质学是关于挖掘土壤和开采矿物的,而地理学是关于事物所在的位置的。” 为了消除这种对学科的简单狭隘的认识,吴志峰认为,有必要向中学教师和学生家长介绍当前的地理、测绘、遥感等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中学也需要有大学。 我们用专业前沿的知识“教、帮、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打通两个学术阶段的衔接。 为此,吴志峰十一年来到20多所中学进行交流,还在全省各地进行地理教学研究和讲座。
2019年12月,吴志峰在粤北南雄盆地“红沙岭”进行实地考察。
上述工作的成效近年来也逐渐体现。 吴志峰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几年地理学院的学生质量有了显着提高。 科技学院,“地理信息、地理这些以前没人愿意学的专业,现在成了热门专业。” 除了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的总体趋势外,吴志峰认为,这也是对坚持宣讲学科、开展专业科普工作的良好回应。 “这将为我们整个行业和领域培养大量有潜力的人才。现在很多家长受到影响,他们更愿意带领孩子进入这个行业。” 对于遥感测绘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吴志峰的关键词是“应用型”,2022年10月,“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海阳召开出席会议的吴志峰坦言,遥感作为一级学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人才培养体系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对此,吴志峰认为,遥感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慧城市,甚至数字孪生、元宇宙等,都需要遥感的参与和培训系统吴志峰表示,无论是遥感前端的负载平台、设备等,还是后端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对数理基础都有很高的要求。 物理、数据定量分析等基础课程的建设,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引导其具体细分领域的应用,如海洋遥感、林业遥感、生态遥感等,落实“遥感+”的培养理念。
采访最后,吴志峰谈到了他对这一学科未来趋势的展望。 他重点关注了自己目前关注的两个主要方向:城市遥感和陆地生态遥感。 吴志峰认为,与森林、农田相比,城市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物体。 因此,未来城市遥感的方向应该是在空间维度上对多个尺度的城市进行观测,从全球尺度的城市化,到区域尺度的城市群,再到单个城市和城市内的特殊空间,最后,对于城市中的单体建筑或社区,遥感观测城市空间应覆盖不同尺度; 二是从要素维度全面感知城市,如大气、土壤、生物多样性,以城市为中心的热岛,重点关注这些要素的分布和转化,这就是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玩。 同时,城市遥感不再局限于传感器对地球的观测,而应与城市大数据相结合,推动城市微调。 对于城镇化治理,“最终必须从城市遥感转向城市综合感知”。 至于陆地生态遥感,吴志峰谈到了其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比如在华南阴雨天气的特殊气象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认识和推进林地调查、农田非粮转化等。 未来,我们需要深化遥感在农化调查、火灾隐患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吴志峰对遥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我认为遥感确实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脱胎于地理学、测绘、信息图像处理,但实际上它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
采访最后,吴志峰为我们写下了寄语:“远远地看世界,感知未来,让我们游走在日月山水之间,领悟天人合一之道。” 、地球和人类。” 这是一个地理遥感学者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