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株洲规划设计院成立于1988年,属自筹经费事业单位。 由市规划局管理。 2009年7月1日,株洲市规划设计院与株洲市勘察设计院合并,保留“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行政由株洲市规划局管理,资产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规划局的直接领导和市国资委的大力监督下,株洲市委班子成员规划设计院团结带领院全体干部员工坚持新发展理念,打造创新型、研究型、综合型设计团队,为株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顾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院先后被评为“重信用守合同单位”、省级“十佳规划设计单位”、“全国软件正版作品示范单位”、“湖南省纳税信用A级单位”连续三年。 院长李良同志于2008年、201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勘察设计院长”。2012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和建设部。 2013年、2014年荣获“湖南省诚信企业”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湖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在人才队伍方面。 我院制定了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措施。 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参加各类职称考试和注册考试。 积极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研究所现有职工437人,研究生130人,其中博士1人,高级工程师80人,中级职称150人,注册各类人员94人。
资质建设。 我院拥有城乡规划编制、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工程勘察、测绘(工程测量、房地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和工程咨询(规划、道路)、园林绿化工程六项甲级资质专业(桥梁工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土地规划代理、工程咨询(施工)等。是省内规模较大的勘察设计团队,年产值1.4亿元。
质量管理。 “设计创新出精品”是株洲规划设计院的质量方针之一,坚持质量管理程序化、制度化。 全面引进正版专业设计软件,保证设计质量。 近年来,研究院积极开展设计创新和创优工作,在城市建设领域开展专题研究。 获部省级以上奖励69项,市级以上奖励426项。
我院始终秉承“用户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坚持“绿色、生态、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建立技术和品牌优势,服务社会和全心全意的用户。
2、测绘队伍和技术装备进一步加强
历史沿革 1953年,株洲市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启动。 但缺乏测量人员和测量数据。 同年7月,省人民政府从长沙测量队抽调28人,市人民政府从建设部门抽调3人组建株洲市测量队。 团队成立后,开始进行大比例地形图测量。 ,对“一五”期间新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此,株洲城市测绘踏上了新的征程。 随着历史的推移,勘察队先后更名为株洲市公路工程队勘察中队、株洲市勘察规划设计办公室、株洲市勘察办公室、株洲市勘察大队、株洲市勘察管理处、株洲市勘察设计院2009年株洲市测绘设计院与株洲市规划设计院合并成立测绘分院。
我院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坚持测绘产品结构转型升级,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严格执行测绘成果管理规定,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 为适应测绘地理信息快速发展的需要,近三年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0余名,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得到有效补充。 现有测绘专业技术人员72人,其中注册测量师15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2人,研究生10人。 是一支集测绘、生产、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队伍。
近年来,投入500万元用于测绘设备和软件更新。 主要测绘仪器有GPS接收机、精密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管道探测器、非金属管道探测器等50余台; 地理信息处理软件相关软件60余套,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MapMatrix4.1数字摄影测量平台8套,天图8旋翼无人机1套,其他相关软件配备齐全。 能够满足大型测绘工程的野外数据采集、航空影像拍摄、内部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编辑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测绘生产需求。
三、测绘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1. 基本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按照上级要求,我院于1978年至1980年在株洲市建立了第一代城市一级控制网,控制面积400平方公里。 本套成果的建立,实现了测绘成果数据的有效统一,在株洲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原有的控制网络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和管理需求。 2011年,我院筹集自筹资金200万元,对原有控制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后,控制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 同时,长株潭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和国家高位控制点出发,对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精确计算,三套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于测绘地理数据的综合利用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发挥作用。 积极的影响。
2. 基本地形图
1980年,通过航空摄影完成了400平方公里城区和郊区的1:2000地形图测绘; 这是第一套完整的株洲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到2000年,共完成城市1:500地形图110平方公里。 到2010年,城区1:500地形数据覆盖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 到2014年,株洲市已实现城区865平方公里基础数据全覆盖,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基础数据全覆盖的城市。
3、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为适应数字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我院2010年至2014年筹集自筹资金600万元以上,自主开发株洲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地理空间数据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标准采集和制作,奠定了采集和组织的基础。 覆盖450平方公里地理数据,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集中管理。 是集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发、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 可实现空间数据快速查询、专题数据提取、地理要素分析与统计、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基于1:500基础数据库到1:10000系列比例尺的地形图智能缩小、历史地图等特种应用。数据追踪。
目前基础数据库1:500数据库面积934平方公里,影像数据数据库面积1000平方公里。 我院自2009年起使用建设工程竣工核查计量数据,并建立了完整的实时动态更新机制,保证了基础数据的真实性。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与市规划管理系统对接,实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全市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四、测绘新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遥感等新技术应用方面,我院近年来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引进专业人员和设备,通过航空摄影快速获取地理空间影像数据。 目前可以通过专业设备和软件提取数据,生成正射影像、数字线图、数字三维模型等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工程建设的需求、工程建设等综合应用。
五、测绘工程创优动力进一步增强
我院历来高度重视测绘技术创新和工程精品。 近年来,有20多个项目荣获国家和省优秀测绘工程奖。
国家级获奖项目有:株洲市1:500地形图未覆盖区域测绘荣获2016年度中国测绘学会优秀测绘项目金奖; 株洲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荣获2015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项目银奖; 该市鲤鱼测绘区1:500数字房产测绘荣获中国测绘学会优秀测绘项目银奖; 株洲市基础控制网、株洲市规划基础数据修测项目分别荣获2013年、2014年中国测绘学会优秀测绘项目铜奖。 。
3D快速建模图
六,结论
在60多年的测绘历程中,我们与株洲城市建设发展共同成长,实现了从传统测绘到数字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转变。 测绘成果管理实现了从纸质数据到数字化管理再到GIS数据库管理的突破。 我们将以新《测绘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以新型测绘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服务政府、服务规划、服务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株洲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提高我院测绘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方法,为社会各界提供精准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