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文化陈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对于创造了灿烂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来说,自然地理条件对中华文化的地域差异有着显着的影响。 在自然地理条件中,地貌、土壤、水文和气候条件尤为重要。 这些条件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分布的密度。 文化的生命源泉和基础是生产,人类经济活动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由于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经济活动的地区差异一方面导致了物质生产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精神产品特征的地区差异。 因此,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变迁与区域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近代以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文化特色取决于自然地理环境。

陈地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 根据河南省地貌区划和等级体系,大致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冲积低缓平原区。南方。

黄河冲积平原多为淤积平原,主要由冲积物和河流沉积物塑造而成。 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上,自然坡度稍大,地势平缓。 淮河冲积低缓平原区及其支流冲积湖主要由河湖沉积物塑造而成。 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自然坡度小,地势低缓。

陈棣属淮河流域,有沙颍河、郭河、西淝河、鸿儒河四大扇形水系。 其中沙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 沙河发源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的石人山,颍河发源于嵩山山脉的阳感山、少室山。 两条河在今周口市孙嘴村交汇,称沙颍河。 沙颍河及其支流贾鲁河、粉泉河、黑河、新运河、新蔡河流经全区,占流域面积的76%。 四大系统纵横交错,形成“天然灌溉”系统。

陈地位于中纬度黄淮河与黄河之间。 冬季和夏季分别受蒙古冷高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替大气环流的影响。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冬夏四季分明。 天气漫长,春秋两季短,一月最冷,七月最热。 太阳辐射热每平方厘米110干卡以上,日照2000小时以上,气温14.5℃左右,降水量760毫米左右。

土壤受气候、地质结构、黄河、沙颍河冲积物以及人们社会活动的影响。 大致以沙颍河为界,南面为沙质黑土,北面77%以上的面积历代由黄河冲刷而成。 经过人们的辛勤劳作,南方的冲积物上形成了潮土。 土壤疏松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陈地兼具南北地理条件优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等多种经营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同时,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又使其融汇南北、包容八方,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

地理自然景观有哪些_地理自然现象_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