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发展规划

基础测绘发展规划/

为指导地方基础测绘综合规划编制,促进基础测绘发展,更好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础测绘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一项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它涉及国家主权、国防安全和国家秘密。 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 。 加快基础测绘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县(市)人民政府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完成本地区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协调、科学安排本地区基础测绘项目、防止重复测绘,增加财政资金。 利用效益,协调全区各部门基础测绘成果的应用和共享,逐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 同时,通过实施基础测绘规划,逐步解决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该地区的投资促进、旅游和社会生活。 使基础测绘成果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初步保障和引领作用。

二、规划准备工作指导原则

(一)明确职责,合理分工。 基础测绘规划的编制由各地、市、县(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发展规划(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二)深入研究、科学论证。 围绕**时期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提供测绘支持。 同时统筹兼顾地籍测绘、房地产测绘、旅游交通测绘服务等,组织各行业专家对编制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

(三)加强协调,促进共享。 各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部门和发展规划(发展改革)部门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主动征求财政、建设、信息产业、交通、水利、民政、旅游等部门的意见。 、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尽力满足各部门、各行业对基础测绘成果的需求,使基础测绘成果发挥最佳效能。 各地区基础测绘规划应当与自治区基础测绘规划相衔接。

(四)保障资金投入和重点项目。 各地基础测绘规划的制定,必须充分结合《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基础测绘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测绘法的要求,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尽力保证地方重点测绘项目的投入。

(五)基础测绘规划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充分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居住区规划建设、乡村道路建设、能源建设等方面对基础测绘成果的要求,切实发挥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家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地方基础测绘规划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区域基础测绘设施建设,包括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2)1:2000、1:1000、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和更新。 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在城市规划区实施1:2000、1:1000、或 1:500。 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3)相应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包括:地市级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1:10000、1:5000、1:2000、1:2000等数字线图数据库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更大尺度、各种分辨率的正射影像数据库、元数据数据库和其他专题要素数据库等,满足建设“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规划期限原则上为**至2010年,但也可规划至2020年。

四、规划程序及具体要求

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分前期工作、起草、衔接、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审查六个阶段进行,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

前期工作阶段:编制工作计划,开展前期需求调研工作。 各地要成立专项规划编制小组,安排相应经费开展需求调研工作。

起草阶段:根据前期工作成果,提出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编制规划方案初稿。

衔接阶段:将基础测绘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基础测绘规划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 在规划理念、规划期限、规划形式等方面应保持一致。

征求意见阶段:广泛征求同级政府各部门、上一级测绘行政部门、发展规划(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 可以通过致函、召开座谈会、开展调查等形式进行。

示范工作阶段:要围绕发展目标、规划指标、规划项目等,重点论证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论证结束后,应当形成论证报告。

审批审查阶段:规划完成后,按程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时报上级测绘部门备案。 方案获得批准后,可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