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国率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地理数据规范省级地方标准

钱江晚报每小时新闻记者石文通讯员刘杰

今天(12月1日)上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并介绍了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范》)及相关内容。

道路基础地理数据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基础,是新型地理信息产品的供给,由各类高精度、语义丰富的道路环境设施要素信息组成。

作为首个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地图领域的省级地方标准,为满足当前L3级及以上智能驾驶应用的实际需求,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规定、数据模型、几何结构等。道路基础地理数据的表达、关联规则等要求统一规定; 充分考虑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数据链上下游的衔接、继承和发展关系以及本省实际情况,兼顾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确保“标准”最大程度地。 内容的通用性、指导性、协调性和兼容性。

《规范》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征求和吸收意见建议、数据测试和应用等工作。 其发展过程邀请国内知名地图经销商、车企、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深度参与,共同夯实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基础。 地理数据要素生产和应用的共同要求。 各方可以在统一标准规范指导下进行数据生产、开发和应用,避免因供需理解不一致而重复采集数据,有利于降低数据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应用”的效率”。

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智能网联汽车各业务环节数据流通,是《规范》展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一。 《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全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地理数据的生产和应用。

《规范》的发布,开启了浙江省基础道路地理数据发展的新篇章,为地理信息、自动驾驶、车路融合等高水平应用的健康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省智能协作、智能交通管理。 步。 同时,也将为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长三角区域标准的进一步制定提供参考。

《标准》由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由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浙江省数字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德清县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历时两年共同研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网络传播。 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