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物:探索自然奥秘的中国地学大师-侯德封
中国地学领域的英才,侯德封于1900年5月4日诞生在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他是一位知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研究者。
侯德封于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之后,先后在山东莱阳县中学和多家单位从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1946年,他受聘去南京,担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和陈列馆主任。
1950年,侯德封当选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代所长。并于1951年成为所长。
侯德封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对地质学的研究,还在于他对中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和推广。他于195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地球化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为这个领域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他还于1957年担任了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侯德封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1957年为地学部)学部委员,对中国地质事业做出了深远的贡献。
中国地理人物:侯德封,探索自然奥秘的地学大师
侯德封是中国地质学的杰出人物和教育家。他于190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他曾担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和《地质论评》编辑主任等职务,并在各岗位上兢兢业业。
侯德封在区域矿产地质,特别是煤田地质、石油地质、铁矿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的调查和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如《河南修武县煤田地质》、《山西之菱铁矿》、《四川省铁矿概略》、《黔北地质矿产》等。并且,他领导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西北石油地质调查。
解放后,侯德封一直致力于钢铁工业所需铁、锰矿资源问题的解决。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表了《从地质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几点意见》、《目前中国的锰矿问题》等文,提出了新观点。
1980年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侯德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举行,为他致哀的人们络绎不绝。
侯德封是探索自然奥秘的地学大师,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载史册。
中国地理人物:查克明,追寻自然奥秘的核学泰斗
查克明是中国地质学的杰出人物之一,曾参与领导东北及西北综合地质考察、第四纪地质研究等众多地质工作。他特别致力于陆相生油的理论发展,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后来的1957年以后,查克明开始领导稀有元素与稀土元素研究及找铀矿的工作。他不仅解决了生产上和国防上的有关问题,而且提出了“核子地质学”、“核子地球化学”的新学术思想。主要论著有《同位素地质学中的若干问题》、《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等。
查克明从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这一概念出发,去认识地球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他通过对同位素成分的研究,认识元素共生系统以及量与质的变化规律。他还认为各种核结构储藏能量,在核转变过程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地球物质,它产生的一系列地质作用,是地球物质演化的基本因素和动力。
查克明将近代核物理、核化学理论运用于地质科学的研究中,他的理论和成果对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查克明是追寻自然奥秘的核学泰斗,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载史册。
中国地理人物:范德政,追求卓越的地质学家
范德政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地质学家,他生于1922年7月23日,是地质学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先行者。范德政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范德政博览群书,探究各种地质学理论,从中汲取营养,形成独具匠心的理论体系。他在高原地质、矿产资源、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获得了诸多突破和重大成就。他的重要论著有《中国西南地质论文集》、《喜马拉雅山开发与资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等。
范德政注重研究方法和技巧,也勇于开拓创新。他提出并发展了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等新学科,在地质学理论探索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范德政是追求卓越的地质学家,他的理论与成果将继续影响和推动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