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军高品质再生水成本不高符合严格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可以回归自然环境

传统处理工艺与新技术的对比

从一级A提标改造到饮用水级别的高品质回用,随着污水处理及回用标准提高,水处理工艺性能要求不断上升。令人望而却步的是,同步上涨的处理费用和系统复杂性。传统再生水处理如IV类水提标改造目标往往是通过提升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从而提升区域环境质量。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在当前我国治理阶段,在污染物削减层面考虑到边际效应,加强管网系统建设维护、实现雨污分流,比进一步提升污水再生标准具有更高投资回报率和更显著环境效应。

高品质再生利用与双膜技术进步

如何解决资源问题中使用高品质再生水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如新加坡以海淡化及污水利用等措施彻底解决了其长期受制于马来西亚的情况,他们将这作为2030年前的目标。这次分享会讨论最新发展尤其是膜技术应用希望推动大规模低成本的高品质。

北控樟宜二期项目亮点分析

北控自觉践行“三个中心”的设计理念,即膜中心、泵中心、能量回收中心。在樟宜二期NEWater部分电耗为70%时仅需0.75度电/m3,其中RO部分电耗只有0.3度电/m3。这个水平意味着一旦中国应用这个工艺,新生 水价格可以降低到非常有竞争力的水平。

膜中心概念解析

膜中心核心在反渗透膜堆(train)和膜元件两个层面实现大型化。大型泵效率可达88%以上至90%,小泵则只有80%左右,这个差异在长期运行中电费极为显著。大型泵用于稳定流量压力供给,小泵应对不同工况变化,同时采用能量回收装置,以优化设计体现了泵中心理念。

能量回收装置影响分析

能量回收依据联机涡轮、压力交换等原理存在专业产品,其在海淡化领域起巨大作用,但效果较弱。在樟宜二期首次采用涡轮增压机模式能量装置后,也能实现约10%节能效果。

双膜法提供解决方案

双膜法提供了大规模低成本、高品质再生水利用技术解决方案。北控新生的AQENT™工艺在樟宜二期30万吨Newater过程中基于优化设计与运维,在RO段吨数耗尽控制约0.3度远低于国内同条件下每吨1-1.5度。此外,与我国(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相比,新加坡常年30°C左右温度且硬度较低,这些都促使反渗透系统处于更好的性能水平。如果继续推动此类技术发展或许能够实施大规模、大幅降价的大规模、高品质,再生成本有效益项目。我国未来的日子里可能会见证这一切成为现实,让我们期待这样的未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