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数完成,工厂焕发新颜
在武安工业园区的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一场环境治理的大变革正在quietly进行。10月24日上午,这里的环保监控平台电子屏幕上显示着3台烧结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二氧化硫2.9mg/m3、颗粒物3.7mg/m3、氮氧化物35.6mg/m3,均低于限值标准,稳定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
这座公司曾经投入5亿多元实施了烧结机活性焦脱硫脱硝、烟气循环等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改造。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现在已连续实现稳定超低排放。这背后,是邯郸市推进钢铁、焦化、燃煤电厂、水泥、玻璃和陶瓷行业深度治理的一部分。在今年5月,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这些行业提出了国际最严标准,并对18家51台正常生产烧结机和21家50座正常生产焦炉进行了全面改造。
为了加快这一过程,邯郸市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差异化错峰生产政策,以此支持企业引入“环保管家”。对于未按要求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将实施差别化管控措施,而对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的企业,则会动态调整相应管控措施,加大生产负荷。此外,还将违法排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并实施失信惩戒。
为了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加强调度督导是关键所在。每个月都会召开例会,实行调度督导通报工作机制。大气办会对工作进度进行排名通报,以时间压力促使企业尽快完成任务。而且,这些治理成效将成为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对不达标或有违规行为的企业将受到奖惩,不同地区也会根据表现排名表扬或批评。
同时,加强督察执法也是重要手段,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情况列入环境保护督查、大气专项督察和执法检查重点内容,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完善网格化监管责任落实到网格员,对问题突出的工程加大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更多关于超标企业清单及工业深度治理的情况,以及选树先进典型曝光滞后的工程。
总之,全市钢铁焦化行业通过一系列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超低排放目标,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贡献力量。
标签: 地理资讯